×
刑鼎是铸刻法律条文的鼎。“刑”指法律条文。“鼎”指古代三足两耳的炊器或礼器,多用青铜制成。春秋晋国大夫赵鞅和荀寅继郑国子“铸刑书”之后,于公元前513年(周敬王七年) ...
Aug 26, 2009 · 为什么泽被后世数千年的大思想家(孔子)反而要拒斥这种“先进”的法律措施?有一些教科书把孔子反对“铸刑鼎”的原因,简单地归结为“思想落后、保守,代表了 ...
Jul 4, 2023 · 铸刑鼎对后世具有广泛且显著的历史意义,其促进了法治的萌芽以及. 发展,推动了法令统一、民族融合以及执法监督的发展。不仅如此,铸刑鼎还为法律服务以及 ...
公元前五一三年晋国又“. 铸刑. 鼎” 。 郑囚子产“. 铸刑书”. 时,. 遭到晋国大夫叔向的激烈斥责,. 晋国“. 铸刑鼎”. 时,. 遭到孔丘. 的无情批判。 春秋时期这场“. 铸刑鼎”.
刑鼎 · ㄒㄧㄥˊ ㄉㄧㄥ · xíng dǐng · 鑄有刑典的鼎。《左傳.昭公二十九年》:「冬晉趙鞅荀寅帥師汝濱,遂賦晉國一鼓鐵以鑄 刑鼎 ,著范宣子所為刑書焉。」 ...
Dec 12, 2016 · 子产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之一,是公元前536年的“铸刑鼎”——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,向全国老百姓公布。这是中国法制史的一件大事,在当时可是了不得的 ...
铸刑鼎. 郑国执政子产“铸刑书”,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活动。 ... 公元前543年,郑国的正卿(相当于宰相)子产主持制定了一套国家法律——刑书。刑书先是写在竹木简上,由 ...
为了使国家有法可依,子产主持制定了“刑书”。这套刑书起初写在竹简或木简上,后来子产下令把全部文字铸在一口铜鼎上,放在王宫门口,让老百姓都能看到,这就是有名的“刑鼎” ...
铸刑鼎是指将国家的法律条文铸造在青铜器上。它在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 首先,铸刑鼎使法律条文得以公开和传播。在古代,信息传播相对困难,法律 ...